惠濟河[黃河支流汾河的支流]

惠濟河[黃河支流汾河的支流]
惠濟河[黃河支流汾河的支流]
更多義項 ▼ 收起列表 ▲

惠濟河,是黃河支流汾河在山西省平遙縣境內較大的支流之一,位於平遙古城東部。上游有東、西兩大支流,交匯於尹回村,經尹回水庫、平遙古城、南政村等,在汾河三壩下游500m處的西劉境內匯入汾河,流域面積313km2,長度44.4km,其中尹回水庫下遊河道長13.7km。 

幹流概況

古稱嬰侯水,又名中都河。是平遙縣境內較大的河流之一,上游分東西兩源,東源發源於寶塔山與狐爺山之間的東溝、西溝,流經黃倉、源神廟、辛村、喜村至尹回村;西源發源於東泉鎮城牆嶺,流經東泉、源祠等村至尹回村與東支流匯合,經尹回水庫調節後,通過平遙古城東門外省級文物-九眼橋,經西郭、南政等24村,在汾河三壩下游500米處的西劉村境內入汾河。全長45.20公里(一說44.4km   ),其中尹回水庫下遊河道長13.7km。寬約5~200米,流域面積294平方公里(一說313km2   )。

流域地理

一般山丘區砂岩石山區202平方公里,盆地平原區92平方公里。坡降3%~1‰,平均為1/477。海拔高至1800米,低至800米。  

水文特徵

清水流量為0.09立方米/秒,最大年徑流量為3260萬立方米,最小年徑流量為619萬立方米,年均徑流量為1210萬立方米。最大洪水流量為146立方米/秒,一般為40立方米/秒~50立方米/秒。下游少有來水,污染嚴重。2000年後,加大治理力度,有所改觀。  

水利工程

水庫

惠濟河東支建有源神廟小一型水庫,流域面積55平方公里,西支建有五曲灣小一型水庫,流域面積92平方公里,在東西支匯合處建有尹回中型水庫,流域面積126.9平方公里。  

尹回水庫 尹回水庫
平遙縣惠濟河各水庫技術指標統計表
河流 水庫 總庫容量 (萬立方米) 最大壩高 (米) 平均徑流量(萬立方米) 設計泄量 (立方米/秒) 建成 時間
惠濟河 源神廟水庫 387.40 28 - 123 1959
惠濟河 五曲灣水庫 187.90 30 720 460 1974.12
惠濟河 尹回水庫 2693 20.40 - 618 1977.10

 

古代橋樑

平遙惠濟橋(第七批國保),位於平遙縣古陶鎮東城村。橫跨於惠濟河下游,九孔聯拱石橋,俗稱九眼橋。據碑文記載,原為木板橋,清康熙十年(1671年) 始建五孔石拱橋,康熙三十六年(1697年)增為九孔拱橋。乾隆、同治、光緒年間曾予補築修葺。

惠濟橋 惠濟橋

惠濟橋南北走向,橋全長80米,寬 7.4米,各拱券淨跨 4.2~4.9米不等,橋墩高5~7米,橋面略呈弧形,條石鋪墁。中間五孔橋洞的拱券頂兩旁分別雕龍首、龍尾,各伸出橋壁 1米餘。橋身兩側設石雕欄板、望柱,兩側欄板各50塊,雕刻珍禽異獸、吉祥花卉以及福、祿、壽字紋樣,望柱頭雕獅子、花蕾、八寶形象。橋基上、下遊方向,皆築有緩衝作用的三角形石基,石基的條石間以銀錠形鐵鉚連線。券石用鐵制扒釘穩合,橋壁砌工精細,石縫灌漿滿實。平遙惠濟橋位於平遙古城東關之東側,是平遙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,其跨度長,設計合理,結構精良,砌法穩固,是北方清代石拱橋中的重要實物。  

相關詞條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